首頁 > 軟件系統知識 > 建筑工程如何進行成本管控
施工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要點(圖文)
(一)建設費用預控要領。
1.編制投標文件。在商務標書編制中,可以采用不平衡報價法,在不提高總報價的情況下,對提前完成、預計工程量將增加的分項目適當調整單價,將后期完工的及預計實際工程量的分項工程適當調整單價,以利于工程成本的提高和資金周轉,降低資金使用成本。
2.簽訂總合同。將無法預見的條款和雙方的約束條款加入合同中。簡言之,合同中應當為未來的索賠提供理論依據。
3.合理預測工程費用。對工程造價進行預測,是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該方法克服了傳統意義上依靠財務部門決算報表進行成本管理存在時效性滯后的弊端,避免了財務帳面成本失控一事,已成為既成事實。
項目開始前,按定額標準,分階段(進場臨設.基礎、主體封頂、內外裝飾等)分項通過劃小核算單位,做好施工圖紙預算,計算出工段、按部位、材料費用、機械費用消耗指標;評估各種技術方案.措施的潛在經濟效應;尋求各種方法來降低成本,以確定目標成本。
4.簽訂合理、周密的分包和包清合同。以合同形式最終確定工程成本。訂立轉包合同時,應采取競爭承包方式,充分調動最基層的積極性。簽定合同時要考慮全面.細致。計劃書.質量.安全.文明施工要有相應的經濟約束手段;工作范圍和價格要封閉;一些大型主材(模板.方木.鋼筋).易耗材料(鐵絲.鐵釘.扣件.回形銷.螺桿)經測算后,要納入合同。簽訂合同后,相關管理人員要進行合同交底和會簽,建立考核制度,把合同細化,把責任成本目標落實到每個崗位上,每一個人,做到每一位員工、每一位員工,做到成本指標全覆蓋。
(二)建筑工程費用的事中控制要點。
1.認真完成會審圖紙。
工程圖會審時,對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的項目,要加倍細心,從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進度.保證質量,另可減少資源消耗.增加工程收益幾個方面考慮,積極提出修改意見;對一些按定額取費明顯虧本的子目,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建議合理的替代方案,得到發展商和設計單位的認可。
2.建筑結構的優化設計。
建設階段就是按設計圖投入人力.原材料.半成品.機械設備和周轉材料轉變為工程實體的過程。不同的施工方案,時間和機具都不一樣,因此產生的費用也會有所不同。施工方案優化是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主要途徑。在編制過程中,應以技術標為基礎,精心做好優化、細化,編制技術上合理.組織精干的施工方案,均衡安排各分項目的進度,合理確定施工網絡,按照平面流水、主體交叉的工作原則,確保施工網絡不停歇,工序不間斷,土建、安裝各班組協調工作。
3.確定適當質量費用。
該項目達到的最佳質量水平,并非工程質量越高越好,而是指工程建設總成本最低的質量水平,要滿足合同或國家標準的要求,將質量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并在提高工程質量的同時,對一些基礎項目和涉及主體.將必保項目適當提高質量要求。通過對質量成本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使工程項目的質量既能滿足工程標準要求,又能經濟可行。
4.及時獲得簽證。
因工程技術復雜或用方.業主對裝修標準.布置等方面頻繁變動而導致合同承包范圍.工程包干成本隨之變化,而且很多業主在變更時,并沒有口頭要求變更,經常很少發出書面通知,項目部應主動將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工程變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每隔15天給發展商一次簽定審核表,并將項目清單匯總表一次,并計入當月工程款項。
㈢建筑工程費用后管控制要點。
1.編制竣工驗收資料。
項目竣工驗收的定義是合同條款中非常明確的,將完工交付驗收截止期作為評定工期履約和違約的基本原則。所以,要做好工程驗收資料的收集、整理、整理,特別是要明確各分包單位提交的階段竣工資料名稱.數量和時間,并進行分析.存檔,以保證完工資料的完整.可靠。
2.加強對竣工結算的管理。
項目決算階段,項目部的相關施工.材料部門應與預算部積極合作,將所需資料匯總后送到預算部,預算部將獲選預算.材料實耗表.人工費用的分析比較,檢查漏項決算,以確保決算的準確性.完整;同時,在合同中規定的"開放"項目,作為增加決算收入的一個重要方面。一般而言,一般工程項目必須受制于定額,很少有彈性擴展空間,而“開放”工程具有較大的潛力,對部分定額缺項的工程,可以參照接近的定額,予以換算。
3.提高對要求的認識。
強化索賠管理是取得經濟利益的主要途徑之一。搜集施工過程中所保留的各種合同相關信息,例如施工日記、通信函件、氣象資料、會議記錄、工程聲像等,為索賠提供詳盡的證據。使用發展商更改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