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財務管理系統的逆勢發展
抓住危機機遇,配合辦公軟件逆勢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全球經濟萎縮已經成為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世界各行各業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蕭條。在街上,每個人都在談論經濟危機。
受終端市場信息投資壓力影響,中國IT行業許多領域的制造商根據不利情況調整了2009年在中國的市場經營目標。
那么,在目前的形式下,一些企業能否在危機中抓住機遇,逆市飄紅,業績喜人?這無疑值得深入探討。
冬季危機中的機遇:降低運營成本,培養管理內功。
目前,中國實體經濟仍面臨著經濟危機帶來的巨大壓力。裁員、減薪、精簡機構、業績下降、首席執行官更換、下崗等事件的聲音層出不窮。企業和政府如履薄冰,認真頻繁地嘗試過冬策略。
幾乎所有的冬季戰略都來自共同的經濟理論:當經濟低迷時,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尋求生存和發展,即開源和減少支出,培養內部管理技能,提高內部驅動力。
管理任務必須通過管理過程和工具來實現。那么,如何實現危機中的企業管理任務呢?顯然,管理軟件的部署和應用已成為管理的重要載體和手段,成為經濟危機中企業家關注的焦點!
然而,悖論出現了:在危機中,企業減少支出的手段之一就是減少信息預算!在經濟危機中,首席執行官比以往更加謹慎,優先考慮所有信息項目。只有在減少支出、培養內部技能方面表現出色的產品,才能真正吸引首席執行官和首席執行官的注意,這也是合作軟件能夠逆轉市場的根本原因。
合作軟件的定義是:以團隊行為為管理對象,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加強組織內部驅動力為目標,以團隊合作為決策、文化、結構、制度、過程、權限、規范、激勵、溝通、知識、控制和時間管理的中心。
因此,通過協同軟件的選擇、采購、實施、應用和推廣,可以幫助企業降低30%的辦公成本,30%以上的員工工作效率,20%以上的人員成本,進一步優化企業業務流程,有效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我們發現,使用協同軟件的企業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中表現出了很強的抗風險能力。通過記者的調查,發現伊利、天潤置地、美特斯邦威、東風汽車、中煤保險、東方電子、新飛電器等國內知名OA制造商幾年前實施了協同管理軟件,可以在經濟危機中制定戰略。
具有十年合作管理軟件經驗的資深專家王海波坦言:通過與客戶的接觸,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準備實施信息項目時更喜歡合作管理軟件。企業信息主管還認為,合作管理軟件可以更實際地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包括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減少重復工作,優化和規范企業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和員工績效考核。協作管理軟件實施后,企業可以更清晰、更準確地制定管理目標和成本目標。
可見,與其他行業經營困難的現狀相比,協同管理軟件行業能夠抓住危機的機遇,成為幸運兒。基本原因是滿足冬季企業的需求:降低運營成本,培養管理內部技能,提高組織內部驅動力。
在此之前,金石談到了在危機中抓住機遇,與辦公軟件合作。在這里,金石告訴你:抓住危機機遇,與辦公軟件合作。
分析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提供良好的產業環境,帶動協同管理軟件的快速發展。
黨的十七大進一步強調推進信息化與產業化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實現重點產業升級的保障。
2009年,國務院批準了汽車、鋼鐵、紡織、設備制造、造船、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物流等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規范設計范圍廣,強度高,效率高,歷史罕見。規劃提出了堅持信息化、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思路。
根據規劃和信息化的基本思路,國家出臺了大量的保障政策。如信息化建設費用,國家財政給予補貼;國家對通過高新技術認證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國資委下屬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納入重要考核指標。
國家政策是企業和政府實施信息化的風向標。我們可以從中國的安全政策中解釋:國家將引領企事業單位進入信息化建設的新高潮,為協同管理軟件的推廣應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協同辦公軟件一直是信息化的基礎和靈魂。在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推動下,有機構預測,2009年,我國軟件產業規模將達到9000億元,增長率將達到20%;協同管理軟件作為全員信息化的第一步,預計2009年產業規模將達到118.5億元,增長率將達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