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投標、立項管理該怎么進行?
整合決策執行。
決策+控制+協調+執行=項目績效。決策就像一個人的大腦,決定了工程企業的命運;控制和協調工程企業的左右手,相互合作,完成許多必要的活動。實施是工程企業的腿,工程企業必須依靠它來實現。
項目決策是企業所有活動的起點。決策結束后,通過業務部門的控制和管理過程,產生明確的業務意圖,規范行為,最終體現在實施過程中。
決策實施:實施項目決策,壓縮管理中間鏈;
項目協調:建立項目主協調單位,解決資源沖突,推進全過程,建設企業多項目管理中心;
業務控制:設立項目關鍵控制點,監控項目指標,建設整個業務流程監控中心;
項目執行層:決策與執行一體化,使項目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條件下,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盡可能低的成本成功完成任務。
工程企業的項目實施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變因素很多,使得項目生產經營的可見性和可見性較差。決策者與執行者溝通不暢,項目執行者無法理解企業的決策意圖,決策與執行完全融合,不可分割;最終執行的決定稱為決策,否則無關緊要的關注或建議。執行是決策的延伸,決策和執行是一個連貫的整體。從有效決策的意義上說,執行是決策的一部分。
決策與實施的一體化也是國內先進管理模式——法人管理項目的有效實施。在法人層面,可以通過或壓縮管理中間鏈實現項目的一體化和直接管理。系統采用信息集中、決策集中、人員集中、資金集中、財務集中、合同集中、采購集中、分包集中、成本核算集中、項目資源統一配置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項目主協調單元理論。
工程企業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矛盾大多來自某個流程節點的資源沖突。每個工程企業都有自己的業務流程來指明任務的方向和順序。那么,如何解決資源沖突,促進業務流程的高效流動呢?
設立項目主協調單元的目的是解決工作延誤或崗位間的工作沖突。協調的目的是解決資源沖突,確保流程順利發展;協調的內容主要是根據情況設計調整方案,緩解資源短缺;在此過程中,主協調單元系統只提供一個設置,否則會導致協調混亂。
關鍵監控指標。
項目的關鍵控制點是基于預設的標準監控過程任務的指標。關鍵控制點不同于主協調單元,關鍵控制點不負責整個過程的推廣。
設置關鍵控制點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項目流程和質量;可根據管理需要設置多個關鍵控制點。協調和控制往往解決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是,協調過程中沒有一方是錯誤的。
系統提供的控制指標主要有三類:一類是過程任務的必要檢測,即是否討論過程;第二類是過程中調用的資源投資控制,比如根據過程任務和后續任務的要求需要多少資源支持;第三類是過程實際實施的結果和資源使用測試。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資源是否按標準調動?階段性結果完成了嗎?質量符合要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