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市政管理在我國的研究(圖文)
國內研究情況。
在我國,從“十一五”開始,就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國家和社會信息化,是實現全面建設現代化全局的戰略舉措。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產業化,使社會主義生產力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是我們黨和國家各級領導人對城市發展所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和措施。
2000年初,在“數字地球”大會上,時任北京市長劉琪率先提出啟動:數字化的北京計劃。然后,北京信息中心就項目理念、內容、目標、重點進行了分析。對項目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并制定了總體架構和開發計劃。
北京朝陽區于2005年啟動數字化城市管理,率先提出了網格單元化城市管治,對轄區內市政設施零件進行精密維修與管理。這個系統位于朝陽區的內部。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將大致分成若干平方米大小的單元網格,使用了移動通信技術無線網,通過網格內城管監督員,發現、報告和確認.上報請求,并且能夠向職能部門提供事發地的準確位置,快速有效地進行問題處理查找,以及對市政管理者進行科學的考核和管理。
2007年建設部選定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揚州市、成都市政府、武漢市等十多個城市(地區)開展了試點推廣工作,并于2010年啟動試點。根據實施情況,進入全國推廣。
接著,在海南省、浙江省、重慶市、河南省開展了“數字區域”、“數字城市”專業論證工作,并對空間信息基礎設施進行了專業評審和客觀評價。
廣東南海市以電子政務為切入點,以電子政務為切入點,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實現了耗資最小、經濟效益最大的社會效益。
在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福建省提出建設“數字福建”作為重點工程建設,并成立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組長的“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
從全球來看,日本京都大學的石田教授表示,在全球范圍內,城市的數字化建設。大體可分為政府推動型和城市聯盟型兩種。從中國國情看,選用政府推動模式,通過電子政務實現信息化透明、公平、提高辦事效率。比較合理可行的方案。同時,專家也告誠“要善于將信息流轉化為金錢流”,信息技術要注重地方群眾的經濟實力和消費水平,否則,在長期維持的過程中很難持續。應引進市場機制,逐步確定數字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數字城市"已成為市政管理中的熱門詞匯,中國可持續發展領導小組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人口百萬的城市,如果有其它不方便的輸入,只要實現了“基本運行”,那么GNP(GDP)就能提高200%-300%。同時,城市的品牌形象和競爭也會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