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數據管理oa平臺的應用價值
工程數據管理平臺的應用價值。
閉環數據鏈加強合作:電子信息網讓工程實施中的所有數據相互關聯,可按需調用讓各種信息暢通,提高協作效率。
直觀地反映了工程薄弱環節:智能采集、分析功能讓數據下的真實情況顯現,快速識別,優化,讓管理細化,確保實施質量。
編者導語:信息化時代,各行業都需要與信息化接軌,知道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把它用于決策。本論文主要是筆者在建筑業SaaS產品方面的工作,并就建筑業信息化問題與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引言:一直覺得建筑業信息化是一個巨大的蛋糕,并且全身心投入到這一行業的工作中,在實際工作中有許多感受,并引發了個人對建筑行業信息化的一些思考,在此與大家交流。
行業背景。
今年1至3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建筑業總產值為16.2萬億元,其中,國內生產總值為69.7萬億元,建筑業占近五分之一。
據統計,2019年建筑業從業人員超過五千萬人,行業相關企業達三百萬家,行業從業人員達五千萬,其市場規模空前龐大。
就規模而言,整個產業可謂蓬勃發展,能與這樣一個巨大的產業相抗衡,甚至沒有形成垂直于建筑業的獨角獸企業。而反觀該行業的信息化水平,也遠遠落后于其它行業的信息化水平,這不禁讓我深思。
各參建單位的難點問題。
1.業主方。
1)工程材料、轉包、設備及周材租賃四類業務的合同、結算、付款、自動結算。
并且通過資金支付倒逼企業規范管理,實現無合同不結,支付不超合同比例付款。
2)實現業務網上辦理。
物料總計劃、需用計劃、廢品在線調撥及處理、分包合同簽訂、變更、結算、支付、設備及周材的進場、停租、出庫單、結算、結算等業務實現在線處理,從而加強成本過程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3)實現賬簿報告的自動生成。
物料進入庫款、對賬單、結算單、轉包與租賃合同、結算和付款記錄,物料、分包等成本報表自動歸集。
企業員工的成本分析直接從網上提取數據、成本報告制作、業務及物資管理統計、計算、整理等日常工作都由系統自動完成,大大減少了業務經理們的具體事務,讓他們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開放源碼、關注盈利點、虧損點、風險點。
4)實現在線遠程審計。
工程生產經營數據在線共享,實現公司總部、分公司、項目部三級在線、遠程成本分析、風險自動預警,為管理層決策提供及時有效支撐,強化過程控制,降低管理風險,同時更加方便、快速、高效地為項目部提供服務。
2.建設方。
1)勞務實名制。
2017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于培育新時期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建辦市函[2017]763號),各地應建立地區實名制管理平臺,全面推行實名制管理。
因此,各承包單位要配合政府,完善勞務實名制,保障勞務權益。
2)進度管理。
工程的管理比較粗放,實際進度經常缺少工程量清單數據的支持,致使各參建方公司的主管不能了解工程的實際進度。
乙方按合同進度付款,合同進度不能按時、詳細了解;對于工程現場工期與總控制計劃實時偏差情況無法感知,不能實時反映項目進展情況,施工進度不能及時、全面了解;
3)設備管理。
建筑總包需求規劃、耗油量、檢驗、保修管理、租賃機械使用等日常維護。
4)安全監督。
在安全管理中,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重點環節,項目總承包商和監理方都要隨時監督安全問題,及時進行記錄,改善反饋,如三級教育等。
另外,現在很多地區的監管平臺要要求項目參建方必須配套相應的硬件設備,對項目環境進行相應的監測,噪聲監測等,實現環保的需求,而傳統上依賴于人工監測的平臺,需要對項目管理方進行相應的監測,以實現對項目的監測,對數據進行監測,以實現對環境污染的監測,對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監測。
3.監督方。
監理方中的“三管三控”是監理工作的核心,合同管理、安全管理、資料管理、項目進度控制、工程質量控制、工程投資控制。
尤其是資料管理,在項目完工后,監理方需要將項目中的相關資料提交檔案部門,完成資料合格歸檔后,才能正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