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件系統知識 > 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軟件
組織管理綜述之:管理的原點在哪里?
如今,中國企業在思考如何做大做強時,更注重企業的經營水平,如銷售業績。然而,企業出現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往往是企業基礎管理做得不好;當企業開始關注自己的管理時,更多的是盲目復制西方企業所謂的現代管理技術,失去了許多獲勝的法寶,越來越偏離管理的起源
管理的起源在哪里?如何系統地解決企業中的“人”問題?為什么“人”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企業很難做大做強?
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企業,發現所有優秀的企業都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我們可以從這些優秀企業(企業家)的管理理念中得到驗證。
-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說,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認為,企業的發展方向首先取決于企業家的概念。首先是由領導人來改變。因為企業概念的改變不能是自下而上的,而只能是自上而下的。
萬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石指出,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經營體系和機制。無論項目有多好,如果人力資源還沒有準備好,就不要這樣做。
回顧中國企業的發展過程,大多數企業都是“先發展,然后標準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管理問題,成為企業下一步發展的障礙。
困擾企業老板的主要問題是:“我有點不能帶動企業……”“如何讓各級管理者共同承擔人力資源管理的責任?”“如何選擇和聘請專業經理人?”“為什么整個企業都像一建筑,里面有散落的沙子,沒有鋼筋和水泥……”“如何留住企業的核心人才?”這些問題讓企業主感到“沮喪”,促使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回頭思考和研究企業中的“人”問題,并找到企業管理的起源和起源。
企業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三效”,即效率、效益、效果,要實現“三效”,必須激發員工的“三性”,即熱情、主動性、創造力,員工的“三性”從何而來?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指出,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尋求最高效率,但認為最高效的科學管理方法本質上是機器的一部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勞動對立矛盾,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管理的起源和起源。
現代組織理論認為,依靠使命愿景和戰略目標來統一組織成員的價值立場,依靠來自價值立場的制度規范來統一各自對立的利益。
管理的起源在哪里?
“人們尋找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昏暗的燈光下”……
香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說,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我對員工只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一個是給他們一個非常滿意的薪水,另一個是你認為他將來有能力撫養他的孩子。所以我們的員工在退休前一天仍在為公司工作,他們會設身處地為公司著想。因為公司真的很關心我們的員工。
如果說西方的管理是以“行為”為基礎的,那么中國的管理就是以“心”為基礎的。因此,在引進西方企業所謂的現代管理技術時,要研究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人”的人性、人格、人權等相關問題。管理的本質是人的管理,基于人性的探索和尊重是“人”管理的源泉。比如,如果不從員工最基本的利益出發,不尊重員工的人性、人格和人權,員工的“三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會發揮到什么程度?相反,如果尊重員工的人性、人格、人權、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會是什么樣子?企業的“三效”——效率、效果、效益最終會是什么樣子?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因果關系,但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深奧的道理呢?
中國本土企業管理的起源——回歸人性化,是管理的“道”。管理理念是回歸“以人為本”的基礎,解決企業內部人的問題,尊重人性、人格和人權,“適應和激勵人性中高貴的一面”,尊重和信任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