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包含哪些項目(圖文)
在施工過程中,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合同管理。建筑工程合同是工程施工單位與業主與項目執行各方之間明確責任、權利關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文件,也是運用市場經濟體制,組織實施工程的基本手段。在一定意義上說,項目的實施過程就是建設工程合同的締結與履行過程。所有合同規定的責任,在權利已履行之日,即建設工程項目完成后即開始施工。
施工合同的管理,主要是指對各種類型合同的合法締結過程及履行過程的管理,包括合同文本的選擇、合同條件的協商、談判、簽訂合同書、履行合同、檢查、變更和違約、糾紛的處理、總結評價等。
(2)組織協調。機構協作是實現項目目標的必要手段和手段。工程實施過程中,各個項目參與單位需要處理和調整眾多復雜的業務組織關系。
(3)控制目標。作為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功能,目標控制是指項目管理者為保證既定計劃目標的實現,在不斷變化的動態環境中,進行一系列檢查和調整活動。在項目的前期策劃、設計、施工、竣工交付等過程中,運用計劃、組織、協調等方法,從組織、技術、經濟、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確保項目總體目標的順利實現。
(4)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識別和度量項目風險,制定、選擇和管理風險處理方案的過程。旨在通過風險分析降低項目決策中的不確定性,使決策更加科學化;在項目實施階段,確保目標控制順利進行,更好地實現項目質量、進度、投資目標。
(5)資料管理。信息化是工程項目管理的基礎,是實現項目目標控制的保障。唯有不斷改進信息管理,才能更好的承擔項目管理的任務。
建設項目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工程項目中各種信息的收集、存儲、加工、整理、傳遞和使用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及時、準確地向各級領導匯報,每一個參與單位和各類人員都能提供各種綜合水平要求的信息,以實現動態項目計劃的全過程,快速、準確地作出各項決策,及時審查決策執行結果,反映出工程實施中暴露出來的各類問題。服務于項目總體目標。
(6)保護環境。對環保方面有要求的工程建設項目,在可行性研究、決策階段,應充分研究和掌握國家和地區的環保法規,提出環境影響報告及應對措施。嚴格按照建設程序,向環境管理部門報批,評價這些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工程實施階段,做到主體工程和環保措施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運行。建設項目施工承包中,要將依法做好環境保護作為合同條件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施工方案的審查與施工過程中,始終將落實環保措施、克服公害作為重要內容予以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