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施工管理軟件是怎樣研發的?
現場施工的順利與否,早先更多的是取決于人員的素質和配合。現如今,除了人力因素,軟件也成為了如影隨形的助手。因為人們普遍認識到,只要問題能被軟件解決,就不應該浪費時間和人力。畢竟,時間和人工成本日益昂貴,而施工進度的耽擱也會帶來一系列麻煩。因此,軟件成為了現場施工的不可或缺的伙伴。你知道嗎,為了研發這個“助手”,需要經過哪幾個階段呢?
【1】調研
作為軟件開發商,需要對施工方進行調研。調研的內容包括了解施工內容以及熟悉施工人員工作內容。不要低估這個前期的調研,因為軟件應用后能否為施工帶來效益,取決于調研工作是否順利。在這個階段,軟件開發商和施工方需要共同坐下來,一起針對項目進行討論。作為施工方,不要認為有些事情軟件無法解決,你可以提出來。只有軟件開發商徹底了解施工的邏輯和流程,才能判斷軟件是否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
【2】共識
完成調研之后,就必須達成共識。如果雙方沒有達成一致,軟件的研發便無從談起。共識的關鍵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施工方的需求,二是軟件商的能力,三是項目本身的實際情況。這三個方面必須得到雙方的共識,如果有任何一個方面沒有達成一致,就可能導致后期被開發的軟件在項目中出現各種問題。對施工方來說,這可能是無法挽回的損失;對軟件開發商來說,這可能會導致他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共識,這將有助于軟件開發商更高效地進行研發。
【3】研發
現在是開發商展現實力的時刻,通常情況下這個階段不會太長,除非開發商需要重新研發軟件的所有模塊。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開發商已經備份了各種模塊,針對新用戶的需求,只需要稍作調整即可,最多可能需要開發一些全新的模塊。直截了當地說,模板已經準備好,只需往其中添加新內容即可。即便如此,在這個階段,開發商也必須與施工方保持持續溝通,以防施工方出現臨時變動,影響軟件開發進度和交付日期。
【4】測試
一方面,開發商需要進行內部測試,另一方面,施工方需要進行初步使用測試。首先,開發商應先進行自主測試,確保軟件沒有問題后,再將其交由施工方進行初步測試。這個階段是優化軟件的關鍵時期,因此需要施工方積極發現軟件存在的問題。對于軟件的各種想法,只要有利于項目開展,都無需隱瞞。你提出的意見越多,越有助于軟件的優化,同時也會給開發商增添動力。最好在這個階段解決盡可能多的問題,否則將對施工進展產生不利影響。
【5】運行
這是使用軟件的正式施工階段,雖然已經進行了多次測試,但也不能保證在這個階段沒有任何問題。因此,在這個階段中,除了需要人們適應使用軟件之外,還需要收集各種可能出現的小問題。必須清楚地判斷軟件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如果沒有,就要找出原因和對策,及時與開發商溝通,看是否可以進行優化實現。不要認為有了軟件就可以高枕無憂地放松下來。軟件不像人類一樣具有主動意識,如果想要以最大效率來使用軟件,還需要依靠人類的主觀能動性。
了解軟件的研發過程后,對施工方來說,選擇一款適合的施工管理軟件并不難。此外,有效地使用這些軟件還可以在項目中解決各種難題,從而減少試錯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你們最感興趣的研發階段是哪個?你們認為對施工方和開發方來說最重要的階段分別是什么呢?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