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管理的幾大要點
建筑企業效益的關鍵是如何合理控制企業的工程成本。只有科學合理地把握工程成本的構成,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以下是建筑企業工程成本控制相關問題的分析,僅供參考。
01
工程質量成本。
1.質量成本分為內部故障成本(返工、停工等)。).外部故障成本、質量預防成本和質量檢驗成本。工程質量的保證往往會導致成本的變化,但質量和成本不能相反。
(1)長期以來,許多企業無法充分認識質量與成本的辨證關系,對工程成本關注不夠,質量上升,工程支付的質量成本也隨之上升,經濟效益不理想,企業資本積累不足。
(2)另一種情況是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質量。當時利潤指數可能很高,但由于質量上不去,可能會增加不符合質量標準的額外質量成本,對企業產生不良社會影響。
2.從質量成本管理中獲益是企業的明智和重要的管理目標。工程質量越高越好,超過合理水平就屬于過度質量。
02
工程安全成本。
合理投入安全成本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必要手段。
許多施工企業為了降低工程成本,往往忽視了施工中必要的安全投入,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事故發生前,他們降低了工程安全施工的成本。一旦發生事故,10倍.30倍甚至上百倍的安全成本將被賠償。
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但往往施工企業并不太重視這種輔助施工,不投入的后果是工程事故不斷發生。
03
臨時建設成本
臨時建設設施費用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編制,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一、工程項目施工年限較長的,臨時建房適宜就地取材或購置現有臨時建設。
二、屬于工程前期的施工項目,施工期限較短,可采用租方式。如果工程后期企業沒有后續工程,可以將建成的住房和臨時建設設施有償轉讓給后續施工企業,以降低工程成本。
3.在施工企業建設的項目中,工期短,流動性大。臨時住房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房屋,每個項目都會逐步攤銷,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臨時住房設施的成本。
04
工期成本。
工期成本是采取相應措施完成合同工期所發生的一切費用,適當提前完成工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工期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不僅是施工企業實現合同工期信譽的重要條件,也是施工企業合理控制成本的重要保證。
1.施工方案的質量控制。
對于建設項目中工程量大、施工難度大,或者對整個建設項目的完成起著關鍵作用,甚至會影響整體情況。為了準備技術和資源,施工過程的順利開展和現場的合理布置必須:
(1)確定合理的施工程序、順序和工藝流程,兼顧先進的工藝和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法,選擇既能滿足工程需要,又能發揮其效率的施工機械。
(2)通過技術、組織、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分析,綜合考慮,科學合理的編制,分析比較后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
(3)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正確、科學的檢測和監控措施,以保證施工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保證合同、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的質量標準。
二、施工環境質量控制。
項目建設環境包括項目周圍所有相關事物,如項目所需的技術、資源、產品和性質、買家、競爭對手和項目的自然因素,如地理位置、項目建設中的經濟、政治和自然氣候條件等。
項目在一定的項目背景下進行,直接或間接影響項目。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應以研究項目施工組織計劃的制定、施工計劃的安排、竣工投產時間和工程質量標準、工程成本核算和施工管理材料供應計劃和管理為主。
05
人力資源成本
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合理有效地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創造性是施工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1.由于市場競爭,業主普遍傾向于合理低標中標。現實中,大多數施工企業都是以低利潤的價格投標,然后在項目中爭取變更索賠。
然而,業主的反索賠防范能力逐漸增強,因此采用風險承包。總承包甚至不平等合同條款給施工(投標)單位帶來了利潤率的屏障。在質量無法降低、安全必須保證的情況下,施工企業人員工資與業主單位人員工資的差距越來越大。
因此,人才流向業主,流向經濟福利待遇好的單位,施工企業不斷培養人才,但人才不斷流失。
2、施工企業工作環境艱苦,勞動強度大,經濟福利待遇低。
3.施工企業負擔重,難以普遍提高相關人員的經濟福利待遇。
4.人員結構趨于老化和不合理。由于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知識的更新,大多數45歲以上的員工很難適應計算機應用的不斷發展。
五、工程建設項目走南闖北,工作條件艱苦,老弱職工難以勝任。
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人力資源共享是減輕施工企業負擔的最佳方式。
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住重要人才,提高人才待遇。特別是現場管理人員要根據施工企業的人員素質來確定,不能大材小用,不能太少,不能臃腫。管理者不夠,生產上不去,也會導致成本增加。
06
材料成本。
一、控制材料用量。
一些施工企業因低價中標或過度追求利潤而偷工減料。甲方驗收不合格或質量問題暴露后,返工成本必然大于正常成本,施工企業信譽受損,給企業帶來無形損失。
二、選材合理。
原則上,材料的選擇是根據設計要求和合同要求來確定的,質量過高,成本增加。在總承包項目中,施工單位應及時與設計單位和業主協商,并根據相應的使用壽命選擇材料,既能保證工程質量,又能降低成本。
三、合理控制材料價格。
首先,在材料質量相同的情況下,貨比三家,就近取材。現在市場材料更新速度加快,科研專家在開發另一批老產品時,除了質量優先,價格也應該相對優先。
所以,不僅設計單位要注意建筑市場的新動向,我們的施工企業也要高度重視,只有抓住機遇,才能獲利。
建筑企業要想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提高競爭力,加強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質量,牢牢把握這些容易浪費成本的環節,最終提高工程項目的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