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材料控制應注意哪些點?(圖文)
(一)建筑企業存貨成本控制。
1.制訂采購計劃。
機料采購部在購買新物料之前,應向項目經理和財務部門提交下一階段物料采購計劃。對公司現金流量進行預測,考慮物料價格變化趨勢,對采購方案進行修改或肯定,并根據確定的采購方案,制定資金使用計劃和融資計劃。
2.材料價值評估。
在物料采購、保管、供應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施工企業應審核、記錄、整理、分配、計算等。合理確定各種物料的價格,是物料成本費用精確計算的基礎。其實際成本可以選擇選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企業由于經營特點,往往具備運輸能力,因而忽視了庫存量在運輸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導致存貨計價不準確,影響到未來采購存貨的決策。
3.物料的期末計量。
建筑企業要指定專業人員定期對材料的存貨進行詳細的盤點工作,財務人員按合理的材料價格計算材料總價,在對有保質期的水泥、柴油等材料進行估價時,注意計算損耗率,避免估價過高。物料庫存量應按成本費用與可變現凈值的差值計量。庫存量成本費用高于可變現凈值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
在這類固定資產中,可變現凈值是在日常生活生產經營中,存貨的估算售價減去到完工時預計將發生的成本費用、預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存貨成本,即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假如企業在存貨成本的日常生活計算中選用計劃成本法、按售價額計算法等簡化會計方法,則該成本費用應是經調整的實際成本。
(二)建筑企業物料領用成本控制。
1.建立一個適用于企業的領用系統。
為便于財務人員進行成本核算,企業應編制一份適用于企業情況的物料領用單,并注明領取方、領用材料的種類。規范、數量、所發生的運費及其他其他費用,庫管員,領用者及其他有關負責人應簽字確認,財務人員按照企業指定的存貨計價方法,立即將所購材料價格記為成本費用。
2.對發出存貨的成本費用進行全面計價。
庫存量在出庫期間,伴隨著運輸費和人員管理費以及因保管蓋雨布、水泥包裝袋等輔助材料發生的費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計入存貨成本,財務人員在賬務處理時應將這類因素考慮在內,而非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3.存貨領取情況的內部審核和審計。
確保庫存量安全,記錄準確。領料單由內審員審閱,對賬、賬、賬、賬進行核對,核對賬目及賬目,核對賬目,核對賬目是否準確。在庫存管理中,由內部審計師對庫存量清單進行抽查,監督庫存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日常生活計算是否準確,各部門的賬目是否符合要求,有無違反程序和舞弊行為,并對存貨領用的內部控制進行評估。
(三)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特殊性。
就建筑企業的經營實踐而言,長期以來,通過對材料價格、用量兩個方面的控制來實現材料成本費用的控制,是最根本、最基礎的材料成本控制與管理。但是,由于建筑企業經營的特殊性,建筑工程尤其是公路工程,港口建設項目往往不在大型物流樞紐地區,而屬于偏遠地區,物料成本核算工作還應確立現代物流管理觀念,財務人員作為物料成本費用管理流程的一部分,不僅要建立可靠的物資成本核算評價體系,更加注重降低材料采購成本,節約材料供應成本費用,加強資源整合和綜合利用。
同時,財務人員要掌握一定的項目施工知識,積極推薦先用的材料,然后用到材料后再采購;要注意市場的供需,抓住適當的采購機會,盡量在滯銷物料的淡季招標,在用物料的旺季提貨。從而降低物資采購價格,減輕物資保管工作量,提高資金運行效率。